《生活与哲学》期中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66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产生于人们的惊异、困惑 2、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 A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3、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说明    A.只要自然科学有所发展就能实现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科学进步   4、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5.2009年事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固有属性是________。 A.联系     运动     B.运动  客观实在性 C.客观实在性  联系     D.客观实在性  运动 9.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10.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11.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这说明  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C.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D.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 12.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13.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动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正确预测未来 ②科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4.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 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16.“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17.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称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法尔那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正式宣布推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并制定实名认证方案制配套使用。据此回答18~19题。 18、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采取防沉迷系统这一措施 ① 尊重了客观规律 ② 说明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③ 是按规律办事的具体表现 ④ 做到了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状况、网络游戏的基本特点,以及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分析,认为累计3小时以内的在线游戏时间既无损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又能使他们适当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将“健康”游戏时间定为3小时的这一做法 ①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② 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历史统一 ④ 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巨大的改革,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1、“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明,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陛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23.《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24.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5、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告诫我们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 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6、各国之间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②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对等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7. 2008年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现在虽然还不能被根治,但药物控制病毒已经成为可能,延长感染者生命也成为可能。这说明( )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始终制约人的认识能力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不懈地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目的 28.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①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 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等。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回答30—31题。 30.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A.  B.  C.  D.  31.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发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 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A. B. C.  D.  32.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①任何具体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到21时30分,全球24个时区的2000余座城镇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接力”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节能减排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我国从东到西众多城市的公众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 33.“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管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简析题 34. 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本题13分) . (1)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6分) (2) 今年6月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并进行了十万人的临床试验, 试验证明除五种对象有一定的反应外, 疫苗安全、有效。现全国正逐步推广接种。 有人认为“只要接种了疫苗,甲型H1N1流感我们就彻底战胜了”请运用认识论观点加以评析?(7分) 35.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11分) 36.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 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12分) 37.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材料2: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 38.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图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7分) 高二政治期中学情调查答卷纸2009.11.15 一、选择题计6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二、简析题 34题 (1) (2) 35题 36题(辨析题) 37题 38题 (1) (2) 高二政治期中学情调查(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计6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B C C A B B  D D A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B D C A A C D B C D C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D C D A C C D B D D B  二简析题 34题. . (1)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6分) ①材料分析+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 ②材料分析+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材料分析+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有人认为“只要接种了疫苗, H1N1流感我们就彻底战胜了”请运用认识论观点加以评析?(7分) ①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在一定条件下、相对于特定的历史过程来说从们可以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因此专家通过科研攻关、临床试验论证能获得对甲型H1N1流感的正确认识,成功研制疫苗,解决困扰人类的难题,取得战胜甲型H1N1流感的重大胜利。 ③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又告诉我们一旦超过了其条件和历史阶段,真理又需完善、发展。客观事物其发展暴露有一个过程,如果甲型H1N1流感一旦发生变异,则疫苗又需起家一步完善。人们追求真理是无止境的。从这点看题中有片面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会获得更多的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有效防止或解决疫苗所逼上梁山来的副反应。从这个角度看题中也是片面的 35题.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11分) ①依据当前的经济状况、强调办实事、注重改善民生,市政府的这些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3分) ②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体现坚持联系的观点,做到了抓好关键部分以推动整体的哲学的道理。(3分) ③以积极态度和落实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和关于民生的十八项增收措施体现了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坚持了二者的统一。(4分) ④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注:答出三点即可。如答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分析也可给2分但不重复得分。 36.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12分) ①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④通过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变化多端的现象,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⑤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恰当的。 37题.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 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38题. 图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二表2005至2007年反映了随着GDP不断增长,税收也同比增长:但在07至08虽然 税收收入仍在增长,但与一年相比同比增长率明显下降,在GDP中同比增长率下降更为突出 这主要国家通过税收政策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所致。 (2)结合材料三,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7分)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对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③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