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春秋时代的《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提出了“水是万物根源”的学说。据此问答1~2题。 1.二者共同探讨的哲学问题是(  ) A.水是否是物质    B.世界本原问题 C.人源于水 D.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题 2.材料中两人的观点中都有不足之处,那就是(  ) A.否认意识依赖于物质 B.他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把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混同起来 D.没有辩证地看待世界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 C.是否信仰宗教 D.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4. 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   B.物质与意识的性质不同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5.面对中国股市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状况,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股市常常是变幻莫测的,想把握住股市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6.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都是 (  ) A.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B.承认物体是世界的本原 C.辩证地看问题 D.都承认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7.下列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观点相一致的是 (  ) ①我思故我在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气者,理之依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说法中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9.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10.“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  )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据报道,国家级贫困县河南桐柏县,耗费数千万元建造豪华办公“风水楼”,“风水楼”附近建有“聚宝盆”、“牌坊”、“龙眼”、“怪兽”等与办公环境无关的风水建筑,其不远处建有一排排大理石石柱,上面刻着许多神话故事或人物,石柱紧对着淮河,当地市民说:“这是政府官员们震慑河怪用的。”据此回答11~12题。 11.桐柏政府官员的思想属于 (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2.上述材料中的现象 (  ) ①是错误世界观支配的结果 ②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界观教育 ④夸大了物质对意识的制约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10年6月2日,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说明(  ) A.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B.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 14.2009年4月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西方早期朴素唯物主义认为,联系世界万事万物的标准就是和谐。下列关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其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③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有其局限性 ④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燃烧永不熄灭的火,上升为气,下沉为水和土。中国古代思想家与“五行说”相联系,用阴阳二气来解释世界上各种事物发生、发展、变动的原因。据此回答15~16题。 15.上述两种观点(  ) A.前者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B.都坚持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 C.前者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后者否认了物质的运动 D.都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 16.对于材料中两种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B.前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后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C.两者都把物质归结为客观实在,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D.两者都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还是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把人类活动排除在实践之外,是一种纯粹的“经院哲学”。据此回答17~18题。 17.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包括(  ) ①朴素唯物主义者  ②机械唯物主义者  ③辩证唯物主义者 ④历史唯物主义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根本观点是(  ) A.思维与存在不可分 B.思维不能反映存在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19. 2010年清明节期间,少数党员干部不讲党性原则,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借祭祖之际请风水先生选风水宝地,迁祖坟,立牌坊。从哲学上看,上述做法(  ) A.肯定了自然界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B.否认了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C.否认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违背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道理 20. 在黑格尔看来,理念、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绝对精神正是由于自身的发展才产生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上述材料表明,黑格尔是典型的(  ) A.主观唯心主义者 B.客观唯心主义者 C.经验论者 D.唯理论者 21.恩格斯指出,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  ) A.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B.人们能不能改造世界的问题 C.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D.思维与存在能否分割的问题 22.2010年6月,法国一家天文学研究机构和德克萨斯大学的天文学家,在星际介质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有机分子:葸。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 A.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B.不可知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D.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23.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上述观点(  ) ①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天地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②前边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后边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 ③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属于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④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24.下列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是没有可取之处的 ②凡是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是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③唯物主义有不科学的地方,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朴素唯物的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准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26.美国一教会建造了一座尖顶教堂,主教请工程师为其设计避雷针。工程师揶揄地说:“教堂是天国驻人间的‘大使馆’,有上帝的保护,安装避雷针是多余的。”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这也是上帝的旨意。”这一材料说明 ( ) A.科学和神学的对立正在消失 B.随着科学的发展,神学的阵地正在日益缩小 C.神学已经向科学投降 D.科学技术越是发达的国家,宗教势力就越小 27.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28.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 C.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D.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29.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世界统一于“水” 30.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近年来,公共建筑中越来越多地被融入了风水因素,各地的“风水楼”不断涌现,这其中有怎样的玄机?“风水楼”与公共权力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其实,在公共建筑兴建过程尤其在政府建筑工程中,无所不在的“长官意志”几乎决定了任何一个细节。不断出现在“风水宝地”上的公共建筑,绝大多数来自主政官员的“构思”。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哲学观点?(6分) (2)运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9分) 32.取消哲学基本问题的看法主要是从实证主义哲学那里得来的。实证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种主要思潮,在科学主义流派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人本主义流派中也有很大影响。实证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可实证的事实为基础,而无法被经验所实证的概念或命题,如关于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之类的问题,均应从科学中排除出去。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分) (2)能不能取消哲学基本问题?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11分)  选择题答案:BCDCA ADACC CACCD AACDB ABDBA BABAC 31 (1)“长官意志”几乎决定了任何一个细节,强调了人的意志的作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相信“风水宝地”是封建迷信活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6分) (2)①唯物主义认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存在决定思维,而不是思维决定存在。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能从主观出发,应反对任何形式的唯心主义。(5分) ②上述现象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对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的工作。(4分)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