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 (10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越来越活跃,也进一步拓宽了人们投资的渠道。对于居民通过存款、债券、股票等投资方式获得的收入,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是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③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④是家庭财产性收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2.(10黄冈市2月份质量检测)“取于民,用于民,福祉同谋,千溪活水盈沧海;征以法,纳以法,和谐共建,一片冰心在玉壶。”从经济常识角度看,这副对联体现了( ) ①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 ②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③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④我国税收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3.(10石家庄市教学质量检测)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是2007年中央财政的一大亮点。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属于 ( ) ①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②财政支出 ③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④财政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09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2007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 168亿元,同比增长25.9%。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 078亿元,增长26.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090亿元,增长21.5%。据此回答 4~5题。 4.偏高的投资率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 ( ) A.积累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B.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C.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 D.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要相一致 答案 B 5.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会导致 ( ) ①生产资料价格下降 ②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 ③货币流通不畅 ④银行的金融风险增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C 6.(09南昌市调研测试)漫画中的某高收入者的做法 ( )  A.属于偷税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属于抗税行为,将直接影响所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C.对国家不利,但有利于增加个人的实际收入 D.是市场条件下企业和个人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产物 答案 A (09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财政部2007年8月2日宣布,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 500万元,用于安徽、重庆、四川等省市遭受严重洪涝及地震灾害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尽快恢复生产。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中的3 500万元资金属于 ( ) 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③积累基金 ④公共消费基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B 8.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 ( ) A.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B.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C.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答案 B (09石家庄市教学质量检测)2007年11月19日,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政府2007年安排49亿元用于廉租房建设,再加上地方财政,投入达到几百亿。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政府之所以要加大廉租房建设的力度,从根本上说是 ( ) A.因为我国财政收入迅速增长 B.因为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C.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D.因为我国能够对市场经济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答案 C 10.加大廉租房建设的力度,让那些买不起房或者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能够租得起房、住得上房。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 ) A.调节资源配置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现经济监督 D.巩固国家政权 答案 A 11.(09石家庄市教学质量检测)“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 ) A.迅速消除城乡差别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现经济监督 D.巩固国家政权 答案 B (09郑州市第一次预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回答12~13题。 12.从2008年起,财政将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到2010年达到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需要。这表明 ( ) A.财政可以快速地消除城乡差别 B.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C.财政可以巩固国家政权 D.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 B 13.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样做 ( ) ①会扩大城乡差距,不利于实现教育水平 ②是国家履行文化职能的具体表现 ③有利于实现教育水平 ④有利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14.(09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小王决定开一家服装店,他依法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按规定向工商部门缴纳了80元的工商登记费用。工商登记属于 ( ) A.工商部门的营业性收入 B.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D.生产经营者向国家上缴的利润 答案 C 15.(09南昌市调研测试)2007年以来,针对贸易顺差过大问题,我国下调了高能耗、高污染、资源类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体现了 ( ) A.国家可以随意征税 B.税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C.税收可以组织财政收入 D.我国税收是新型的税收 答案 B 16.(09南昌市调研测试)2006年,国家预算安排的支农资金达到3 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占中央财政总支出增量的21.4%。材料表明 ( ) A.财政支出反映了国家政策,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赖于财政的作用 C.财政支出形成社会供给 D.财政就是中央政府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7. (09北京东城区教学目标检测)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重视初次分配的公平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意在遏制近年来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分析中央强调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的经济意义。 答案 (1)材料一反映出:2002年至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2)①初次分配强调效率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强调效率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②初次分配强调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有利于缓解收入差距加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富裕,让更多的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 18.(09南昌市调研测试)材料一 2007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 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截止到上半年,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193 160个,同比增加22 383个。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特别是信贷激增让人心忧。 材料二 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与此同时,央行决定,自2007年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06%提高到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57%提高到6.84%。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也同时上调。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联系实际分析,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要作出材料二中的决策? (2)你认为上述政策将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答案 (1)①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过快、贷币信贷投放过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作出材料二中的决策,就是要运用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2)①减征利息税、存款加息有利于增加储户的利息收入,吸引存款;②贷款加息会增加贷款需求方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抑制信贷需求和投资过热,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③上述政策有利于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19.(09南昌市调研测试)材料一 据统计,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共入库37 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增收6 770亿元。全年税收占GDP的比重为18%,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东、中、西部税收全面增长,西部地区收入增速分别快于东部和中部2.1和2.3个百分点。 材料二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是如何体现税收的调节作用的。 答案 (1)①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较快,根本原因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②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税收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全国税务系统推进依法治税、切实加强税收征管,也保证了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③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为国家税收收入的增长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①“两税合一”为各类企业竞争创造了公平的税收环境,有利于促进内外资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②《企业所得税法》提高公益性捐赠的纳税扣除额度,体现了我国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保持社会稳定。③《企业所得税法》将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税收优惠的重点,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非常有利。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