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升级训练卷(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浙江杭州3月模拟,6)下面的图表是山东省某城市居民家庭2011年上半年收入构成一览表。图表表明( )
内容
工资、薪金收入
经营书店收入
出租房屋收入
股票、利息收入
其他收入
比例(%)
20
36
25
10
9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012·陕西3月模拟,14)小张是一位农民,通过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1万元。农闲时炒股,有时也能收入2万多元。小张的妻子开了一家理发店,月收入2 000元。小张的儿子在一私营企业打工,月收入2 000元。下列对小张一家人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在私营企业打工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炒股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 ④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3.(2012·皖南八校一次文综联考,3)针对目前社会上的“仇富”心态,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发表了他的见解:当前重视做大蛋糕,而不够重视切好蛋糕,是造成“仇富”的根源。钟南山院士的见解说明(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B.公平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D.公平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4.(2012·湖北名校联考,14)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12年改革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强调要把“财富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合理分配“财富蛋糕”应该( )
①依靠政府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 ②通过财税政策,加大对困难群体照顾力度 ③逐步加大按劳分配的比重,保障分配公平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2012·河南八校联考二模,14)2012年3月3日,《中国财经报》载文指出:我国经济要想实现新的飞跃,收入分配改革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口,收入分配“公”为先是人们最大的期盼。维护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政府应该( )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加大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同步富裕之路 ④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调控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改编自2012江苏四市3月联考,7)2012年,中央财政大力增加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补贴,使广大老百姓切实得到了实惠。这表明国家通过财政( )
A.促进了社会公平、改善了人民生活 B.有效地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C.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 D.巩固了国家政权
7.(2012·河南雪枫3月模拟,14)2012年1~2月全国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情况( )
财政支出(亿元)
增长率(%)
教育支出
2 039.81
29.7
医疗卫生支出
624.66
68.8
社保与就业支出
2 212.79
42.5
住房保障支出
250.64
73.5
科学技术支出
419.16
79.8
该表说明我国财政( )
①支出与收入是大致平衡的 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是初次分配政策实施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2012·广西南宁一模,26)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财政投入1.1亿元保障经费,用于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这( )
A.表明财政是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
B.表明财政支出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前提
C.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D.表明财政支出是地方公益事业发展的基础
9.(2012·江苏四市3月联考,8)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采取这一举措( )
A.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形成大量财政赤字
B.有助于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C.反映了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D.体现了税收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10.(2012·河南开封二模,13)2011年11月1日起国家正式施行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改革是完整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组成部分,改革之后,纳税人将为国家缴纳更多的资源税。国家对资源税改革( )
①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表明资源的价格由税收决定 ③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能积极引导消费者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1.2012年3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2012年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提出要完成七项任务,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关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基于公平原则,个税征缴应做到平均纳税
B.基于效率原则,个税征缴应缩小纳税差距
C.增加货币供给,减少财政支出
D.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
12.(2012·河南六校联考一模,15)2012年3月25日,财政部副部长在首届岭南论坛上表示,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重把握完善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适时调整政策的力度与节奏,进行微调、适调。下列政策措施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 )
①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行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减轻企业税负 ②央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③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④2012年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铁合金等“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12·河南南阳秋末统考,32)材料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2010年城乡差距
2011上半年地区差距
2010年行业差距
时间
农村住户纯收入(元)
城镇住户可支配收入(元)
省份
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元)
行业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2008
4 761
1 578l
吉林
9 408
农林牧渔业
17 345
2009
5 153
17 175
四川
10 190
科技地质业
57 316
2010
5 919
19 109
上海
20 520
金融业
80 772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根据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20分)
14.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系数越大,表明一国居民收入差距越大,一般说来,该系数在0.3~0.4之间为宜。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5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对策。(16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所以③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居民家庭收入而不是家庭消费,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故①错误,不选;炒股的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故③错误,不选;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项。
3.B 解析:材料说明的是分配不公会破坏社会稳定,答案选B项。其他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
4.D 解析:把“财富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说明要改革分配制度,完善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对困难群体照顾力度,故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强调依靠政府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的说法不准确,也不符合题意;维护社会公平要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但不等于逐步加大按劳分配的比重,故③说法错误。故选D项。
5.D 解析:市场不能自发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应排除含①的选项。③中“同步”的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
6.A 解析:国家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增加补贴的支出属于发挥财政促进了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故A项说法符合题意,入选。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此题选A项。
7.C 解析:材料不涉及财政收入,故①不符合题意。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故④说法错误。从财政支出项目可以看出财政支出主要涉及的是投向民生和科技方面,所以②③符合题意。
8.A 解析:财政支出旨在用于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因此答案为A项。B、D两项观点错误,C项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对财政的影响,不是强调财政的作用。
9.B 解析:增值税的作用是有助于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可以发挥增值税的作用,故B项说法正确,入选;A项说法不是事实,不选;税收问题属于国家的经济手段,故C项说法不准确,排除;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不是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故D项不符合题意,不选。此题选B项。
10.B 解析:国家对资源税改革,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对经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①④说法符合题意。资源的价格也要体现价值的决定及供求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必要的宏观调控因素,②说法错误,排除;国家征收资源税是经济手段,故③错误,排除。此题选B项。
11.D 解析:A项中“平均纳税”的说法错误。B项中“应缩小纳税差距”的说法错误。盲目增加货币供给易引起通货膨胀,C项错误。
12.B 解析: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等,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的增长,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④对“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是国家利用税收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不选。故应选B项。
13.答案:材料反映的问题是:我国居民收入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
对策: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④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发挥财政的支持作用,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⑤政府要完善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机制,加大行业差距的调节力度,防止两极分化。
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地区、城乡、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14.答案:(1)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偏大,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突出。
(2)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第二,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第三,①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②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